研究亮点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研究亮点

地球物理专业

  日期:2015-10-12    

  沈正康及其团队长期以来运用卫星大地测量方法研究地壳形变场,在此基础上建立模型,研究构造形变机制及与地震蕴育、发生相关的物理过程。主要成果包括:

  分析GPS资料,获得一系列南加州地壳运动图与美国西部地壳运动图,成为南加州地震研究中心重要成果及美国地调局强地面运动图重要数据来源,多年来被广泛引用。其发展的GPS流动观测数据分析方法也成为该领域的经典方法。结合GPS与传统大地测量资料成功分离南加州长期与震后形变场,结果对近年来受到重视的“焦糖-布丁”大陆岩石圈流变介质模型提出挑战。发展由GPS应变率场预测中-长期地震方法并应用于南加州地震预测实验,结果检验表明该方法为参与实验众多方法中最佳方法之一。提出并改进由GPS速度场获得应变率场方法,应用于南加州地区获得应力应变场对边界带断层系统驱动作用新认识。应用GPS数据分析方法于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获得GPS形变场;对结果进一步分析获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包括:1)测定现今印度-欧亚板块相对运动速率,发现NUVEL1模型的结果存在系统偏差。2)揭示青藏高原内部现今连续形变场量化特征。3)发现青藏高原东缘龙日坝断裂的活动性及其在高原东向逃逸应变分配的重要作用。4)测定张家口-渤海地震带形变速率,认识首都圈地区地壳形变特征。5)精确测定阿尔金断裂带中段形变速率,提供青藏高原形变模式判断重要依据。6)精确测定滇南地区形变场,发现滇南地区走向东北的主要形变带,修正前人认为红河断裂为该地区主要形变带的结论。7)综合地震、地质、大地测量资料建立并检验中国大陆四川-云南地区多种地震危险性模型,确认其时间、空间适用范围,并作出中长期预测。

  分析GPS与InSAR资料,结合地震、地质和大地测量资料建立模型,研究2008年汶川地震蕴育、发生的动力学及致灾机理。成果包括:1)提出汶川地震发震断层的几何障碍体模型,指出地震的发生以串联数个障碍体的级联型破裂为特征。2)根据卫星大地测量、地震学与地质学观测资料,给出龙门山断裂带发生汶川地震规模特征地震的复发时间周期。3)作为特邀编委参与编辑美国地震学会会刊(BSSA)汶川大地震专刊。其有关汶川地震同震破裂模型的文章成为Nature Geoscience该期发表的刊物封面、及封底的专访人物。该文章被Nature杂志列为“research highlights”之一。

  沈正康作为第一作者文章引用率超过1000次,与他人合作,作为第二或第三作者文章引用率超过1000次,并入选Elsevier发布的2014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15年当选国际大地测量联合会地壳形变分会2015-1019年度轮值主席。

  

  2009年10月号Nature Geoscience封面采用本文得到汶川地震地表位移场InSAR相干图像 (Shen et al., 2009).

  

  运用Gaussian/Voronoi加权内插方法由GPS速度场得到美国南加州水平构造应变率场(Shen et al., 2015)。背景颜色代表应变率二阶不变量,黑色矢量对为主应变率张量。